精彩小说尽在高砂小说!手机版

高砂小说 > > 好梦需留不需送(陶侍春阿芸)最新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好梦需留不需送(陶侍春阿芸)

好梦需留不需送(陶侍春阿芸)最新完结小说_完结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好梦需留不需送(陶侍春阿芸)

烧饼油条热豆浆 著

其它小说完结

《好梦需留不需送》中的人物陶侍春阿芸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日久生情,“烧饼油条热豆浆”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好梦需留不需送》内容概括:抗战时期,大批文人学者齐聚四川李庄,在这里留下大批文化专著,以期为中华文明留下文化血脉,林徽因夫妇的《中国建筑史》就是这个时期完成的。 八十年后,一批四川大学的大学生暑假来到这里,追寻前辈文人的脚步,寻找文明传承的足迹,不想大家却在一家古董店发现了一箱手稿,竟然是当年文人前辈闲来无事聚会时,讲述的一些情爱故事,被人纪录成册后命名为《情梦录》,于是,《好梦需留不需送》的故事就此展开

主角:陶侍春,阿芸   更新:2025-10-11 04:03:3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桃花溪的暮色渐浓,方家大院却灯火通明。

阿芸站在新房门口,望着来来往往的丫头小厮们,手中的红绸帕子被她绞得变了形。

“稀奇稀奇真稀奇,娶完儿媳娶孙媳...”春喜和秋贵领着几个丫头在廊下嬉笑着唱起小调,那欢快的声音在阿芸听来却格外刺耳。

“阿芸姐姐,你怎么不去帮忙?”

春喜凑过来,手里转着绣花手绢。

阿芸勉强一笑:“我...我有些乏了。”

秋贵挤眉弄眼地凑近:“你该不会是在担心阿绣吧?”

她压低声音,“听说老太太请高人批过八字,说陶家小姐有旺子之命,阿绣有旺夫之命...住口!”

一声厉喝打断了她的话。

阿芸娘阴沉着脸走来,几个丫头顿时噤若寒蝉。

“大喜的日子,你们这些贱蹄子也敢嚼舌根?”

阿芸娘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女儿身上,“还不快去伺候少奶奶!”

待丫头们散去,阿芸终于忍不住拉住母亲的衣袖:“娘,那日媒婆来批八字,您把我的八字和阿绣换了,是不是?”

阿芸娘脸色一变:“是又如何?

难道为娘的还会害你不成!”

“可您害苦了阿绣了!”

阿芸眼中含泪,“她自幼孤苦无依,十年来与我情同姐妹...够了!”

阿芸娘一把甩开女儿的手,“我养她十年,供她吃住,对得起她了!

难道要我把亲生女儿往火坑里推?”

她声音突然哽咽,“这守活寡的滋味...我还没尝够吗?”

远处传来喜庆的锣鼓声,阿芸娘急忙擦去眼角的泪:“快些收拾,少奶奶要到了。”

不多时,院外一阵骚动。

徐兆文背着昏迷不醒的方仲淮匆匆进来,身后跟着一群神色各异的宾客。

“慌什么?”

方老太太在丫头搀扶下缓步而来,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少爷只是累着了,歇息片刻便好。”

待宾客散去,老太太沉声问道:“少奶奶呢?”

阿芸怯生生地回答:“还在门外候着...还不快请进来!”

老太太怒道。

片刻后,几个婆子架着被五花大绑的陶侍春进了院子。

红盖头下传来愤怒的喊声:“放开我!”

老太太一把扯下盖头,冷笑道:“倒是个齐整的女娃子。”

陶侍春怒目而视:“老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们方家也是诗礼之家,怎做出这等强娶之事?”

“啪!”

一记耳光落在陶侍春脸上。

“仲淮是你丈夫,不许你对他无礼!”

老太太厉声道。

陶侍春冷笑:“丈夫?

好一个丈夫!

我告诉你方仲淮,娶进门的是个扫把星,早晚克死你!”

床上的方仲淮突然大笑起来,随即剧烈咳嗽。

老太太气得浑身发抖:“关柴房去!

饿她三天!”

阿芸忍不住求情:“老太太,少奶奶一天没吃东西了...啪!”

又是一记耳光,这次落在了阿芸脸上。

陶侍春被带下去后,阿芸悄悄给她松了绑。

听阿芸说起阿绣被迫与黄狗拜堂的事,陶侍春惊得瞪大眼睛:“什么?

这还有天理吗?

我要带她离开这里!”

她刚站起身,就被徐兆文拦住:“少奶奶,方家院深墙高,您走不出去的。”

方仲淮虚弱地靠在床头:“送她去吧...咳咳...既然小姐各有志...何必在此受蹉跎...”陶侍春脱下嫁衣就要往外冲,却被阿芸拉住:“少奶奶,您出不去的!”

正争执间,后院传来一阵狗吠。

老太太带着人押着惊恐万状的阿绣回来了。

“跑啊,怎么不跑了?”

老太太冷笑道。

陶侍春将瑟瑟发抖的阿绣护在身后:“你们这些吃人的礼教!

拿人不当人,拿狗也不当狗!”

方仲淮突然挣扎着下床,踉跄走到陶侍春面前,扬手给了她一记轻飘飘的耳光:“不许...对老太太这么说话...”夜深人静,闹剧终于收场。

陶侍春独自坐在新房里,望着窗外的月色轻声唱道:“桃花溪,桃花水,桃花女儿美如水...”她没注意到,方仲淮不知何时己经醒来,正倚在门边静静听着。

当她唱完最后一句,他轻声道:“这诗...是谁教你的?”

陶侍春吓了一跳:“你...你怎么起来了?”

“这诗...是谁教你的?”

“我也不知道,就这么唱着玩的!”

方仲淮取过一件长衫披在她肩上:“夜凉了。”

他咳嗽几声,“我去暖阁睡,免得吵着你。”

走到门口,他又回头问道:“你真的不知道这诗是谁写的?”

陶侍春茫然摇头。

方仲淮笑了笑,没有告诉她,这首《桃花溪》正是他年少时的作品。

月光下,他佝偻的背影显得格外孤独。

陶侍春摸着肩上的衣衫,心中突然涌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红烛高烧,泪痕未干,这个新婚之夜,注定无人安眠。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