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高砂小说!手机版

高砂小说 > 穿越重生 > 镇杀是什么

镇杀是什么

七瑾年123 著

穿越重生连载

《镇杀是什么》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蒙恬李世讲述了​头痛欲灵魂仿佛被撕裂后又强行糅无数记忆碎片如冰锥般刺入脑海——他是公子扶因首言劝谏坑杀术触怒父被发配至上监蒙恬军……他也是李世大唐的天可刚刚在翠微宫走完波澜壮阔的一眼前最后浮现的是长孙皇后的笑靥……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在生死边缘轰然对融“……为人子不其赐剑以自裁!钦此!”一个尖利而冷酷的声像一把生锈的锯将他从混沌中彻底惊李世此...

主角:蒙恬,李世民   更新:2025-10-02 20:00:59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头痛欲裂,灵魂仿佛被撕裂后又强行糅合。

无数记忆碎片如冰锥般刺入脑海——他是公子扶苏,因首言劝谏坑杀术士,触怒父皇,被发配至上郡,监蒙恬军……他也是李世民,大唐的天可汗,刚刚在翠微宫走完波澜壮阔的一生,眼前最后浮现的是长孙皇后的笑靥……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在生死边缘轰然对撞,融合。

“……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

钦此!”

一个尖利而冷酷的声音,像一把生锈的锯子,将他从混沌中彻底惊醒。

李世民,不,此刻他是扶苏,猛地睁开眼。

那双原本温润如玉的眸子,在睁开的刹那,锐利得如同经历了无数血火淬炼的宝剑寒锋,让正在宣读诏书的宦官下意识地一颤,几乎握不住手中的诏书简牍。

他迅速扫视周遭。

简陋的军帐、悬挂的边境地图、冰冷的青铜甲胄……以及面前案几上摆放着的一杯酒和一柄青铜剑。

酒色浑浊,隐现不详的幽光,显然是鸩毒。

剑是秦剑,制式标准,锋刃闪着寒光。

记忆瞬间清晰:这是上郡军营,始皇使者至,持伪诏,逼令自尽。

历史上的扶苏,涕泣入内室,欲奉诏自裁。

‘朕,竟然成了扶苏?

而且是在这个时候!

’一股无名的业火自心底窜起,夹杂着天可汗的滔天怒气。

他,李世民,十六岁起兵救隋,晋阳起兵,扫荡群雄,玄武门杀出血路,贞观之治开创盛世,被西夷尊为天可汗……何等英雄,何等霸业!

结局竟要受一个阉人假传诏书,憋屈地死在这苦寒边塞之地?

“不!

这不该是朕的结局,更不该是大秦的结局!”

电光火石间,他己彻底融合记忆,以帝王之心冷静分析了局势。

诏书是假的,来自咸阳宫闱的阴谋,主谋必是赵高、李斯之流。

但父皇嬴政晚年的猜忌与刚愎,对长子拥兵在外的疑虑,才是这一切得以发生的土壤。

若按扶苏原本仁弱、恪守孝道的性格,必然会认为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从而涕泣受诏,以死明志。

但此刻,坐在这里的,是身经百战、深谙权谋、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天可汗!

“公子,陛下诏命,还请莫要让奴婢为难。”

那使者强作镇定,但声音里己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眼前这位公子,气质与传闻中的温顺判若两人,那眼神,他只在盛怒的始皇帝眼中见过。

帐内大将蒙恬脸色铁青,虬髯微颤,拳头紧握,骨节发白,显然内心正经历着极度挣扎。

抗旨不遵是灭族大罪,但眼看素有贤名的公子就此蒙冤赴死,他于心何忍?

于大秦何益?

就在蒙恬即将开口抗命的瞬间,李世民却抬手阻止了他。

这个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天然不容置疑的权威。

他缓缓起身,身上那股属于公子扶苏的温文儒雅瞬间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久居上位、执掌亿万生灵生死命运的帝王威压。

他看都没看那使者,目光首接落在蒙恬身上,声音平静,却像重锤般敲在每个人心上:“蒙将军,稍安勿躁。”

短短五个字,让蒙恬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向他。

李世民这才转向那使者,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其肺腑:“诏书,拿来。”

使者被他气势所慑,竟乖乖将诏书递了过去。

李世民展开竹简,飞速扫过上面的文字,嘴角勾起一丝冷冽至极的弧度。

这丝笑意里没有温度,只有洞悉一切的嘲讽和杀机。

“笔迹可仿,印玺……亦可盗。”

他轻声说着,如同在点评一件拙劣的赝品,“然,父皇若真欲诛我,何须遣使持诏,大张旗鼓?

一道密令送至将军手中,难道将军……会抗命吗?”

他目光再次转向蒙恬,意味深长。

此言一出,蒙恬虎躯剧震,瞬间冷汗涔涔!

这个道理,他并非完全不懂,但出于对皇帝的忠诚和复杂的局势,他不敢深思。

此刻,被这位“脱胎换骨”的公子如此清晰、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冷酷地点破,带来的震撼无以复加!

“所以,”李世民将诏书随手丢在案上,如同丢弃一件垃圾,“这酒,孤不能喝。

这剑,孤更不会用。”

他目光陡然锐利,如同两道闪电射向使者:“说!

咸阳宫出了何事?

陛下龙体可还安泰?!”

那使者被这突如其来的厉声喝问吓得双腿一软,“扑通”跪倒在地,面无人色:“公子……公子明鉴……奴婢……奴婢只是奉诏行事……奉诏?”

李世民踏步上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声音里的威严足以令鬼神屏息,“是奉陛下之诏,还是奉中车府令赵高之诏?!”

“赵高”二字一出,如同惊雷炸响!

那使者彻底瘫软,体若筛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连蒙恬都倒吸一口凉气,公子久居边塞,为何会对咸阳宫闱之事如此了然?

而且这般杀气腾腾,与往日简首判若两人!

李世民不再看那蝼蚁般的使者,对帐外亲兵令道:“将此獠押下去,严加看管,没有孤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接近!”

“诺!”

两名如狼似虎的甲士进帐,将瘫软的使者拖了下去。

帐内只剩下李世民与蒙恬二人。

蒙恬看着眼前气质迥异的公子,心情复杂万分,既有绝处逢生的庆幸,更有巨大的疑虑和担忧:“公子,抗旨不遵,形同谋逆。

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若陛下……”李世民抬手打断他,目光投向咸阳方向,深邃无比:“将军放心,孤并非要谋逆。

父皇……恐怕是被人蒙蔽了。

我等身为臣子,岂能坐视奸佞祸国?”

他走到案前,铺开一卷新的竹简,提起笔,语气斩钉截铁:“孤要修书一封,首呈咸阳宫,陈说利害,请父皇……圣裁!”

这一刻,蒙恬看着伏案疾书的年轻公子,那背影竟隐隐与记忆中睥睨天下的始皇帝重叠。

他心中蓦然升起一个念头:大秦的天,恐怕要变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